Fwd: 标 题: 华中科大揭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高校重组究竟何去何�
Rossignal 发表于 2000/05/28 01:31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论坛 (www.hust.org)
发信人: xiaoyueer (哓月儿), 信区: StudentofHUST
标 题: 华中科大揭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高校重组究竟何去何�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Sun May 28 13:15:30 2000), 站内信件
华中科大揭牌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高校重组究竟何去何从
【千龙新闻网】 作者:笑蜀
2000年5月26日,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加上武汉科技
职工大学的科技管理学院,组成了华中科技大学。
此次合并,争议颇大。至少有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主张是强强联合,即:武汉地区实
力最为雄厚的几所院校——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合并为新的
武汉大学。武汉是全国高校资源最雄厚的城市之一,这个设想一旦实现,新组建的武汉
大学将肯定在全国高校新的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另一主张是,武汉大学与华工合并实则
等于武汉大学吞并华工,而武汉大学在九十年代之后暮气日深,华工却迅速崛起,两校
综合实力比较,华工明显超过武大,武大没有资格吞并华工,两校合并因此是完全不现
实的。对此,媒体早有披露。武汉一家报纸在《中国高校合并大盘点》一文中历数了高
校合并的一些成功范例之后,笔锋一转,在“耐人寻味”的基调下这样介绍武汉地区的
高校重组:
“据介绍,武汉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均谈过合并事宜,但由于合并后的
校名只能称武汉大学,同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多项指标排在武汉大学之前的华
中理工大学拒绝并入武汉大学。同济医科大学也与武汉大学谈判失败,最终结果是武汉
大学合并了其他两所学校,而同济医科大学则与华中理工合并。”
在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的支持下,武汉大学竭尽全力争取实现第一种方案但没有成
功,于是便有了华工、同济等四校合并而成的“华中科技大学”的揭牌。
关于此次合并,这里我们不想说三道四。是非功过,历史自有评说。但我们认为,高校
合并的一些基本原则,是应该坚持的。这些基本原则大体上是:
一、高校合并实质上是对教育资源的重组,前苏联的高教模式已不适应当前中国经济建
设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单一学科人才已无法立足社会,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合并因此
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如何合并,中央会从全局出发,统一部署,各校应积极配合中
央部署,而不能只考虑部门利益,只打自己的小算盘,对中央部署软磨硬抗,而导致中
央决策的变形。
二、高校合并必然关系到所在院校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广大教职员工最有发言权,这
就需要民主决策,而不能凭长官意志,搞暗箱操作。也就是说,如何合并,既要服从中
央决策,也须遵从民意。
三、高校合并在学科上要遵循优化组合的原则。既然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那么,重组
后的高校,其学科发展就应该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换句话说,应该由专科性、多科
性院校向真正的综合性大学转化,既要有强大的理工科,更要有强大的人文学科,以实
现文理的互相渗透。
四、高校合并应充分考虑如何精心维护我国高校品牌所富含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像保护
历史文物一样珍爱这些品牌。合并问题若处理不当,会使名牌受损,无形资产丢失。改
名牌学校的校名,不仅是学校的损失,也是毕业校友的损失,影响至为深远,不可草率
为之。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挂牌后,反响极其强烈。挂牌当天,原华中理工大学主管的白云黄鹤
网站,仅华工学人一个专栏上帖量就多达四千帖,创白云黄鹤历史之最高记录,其中绝
大多数帖子是评点此次合并的。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虽然也有网友对此次合并持肯
定态度,但绝大多数网友对此次合并均持否定态度,均感失望、悲痛,其中还不乏持极
端立场的。我们认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声音,是值得有关部门深长思之的,是应该
加以深切关注的。如果此次合并遵循了上述几个基本原则,如果有关方面能够做耐心细
致的思想工作,那么,今天的这个局面,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中国高校重组仍在继续,任重而道远。此次合并,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于后来者,都
不乏借鉴意义,都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大有
裨益。为此,我们特发表有关武汉高校重组的系列报道,敬请各方垂注。
--
※ 来源:.武汉白云黄鹤站 bbs.whnet.edu.cn.[FROM: 162.105.11.176]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上一篇
本讨论区
回文章
下一篇
�
〖校友论坛索引首页〗